蔡國傑

蔡國傑

〈從地籍線的誤差裡挖出來的土地〉

  • 2022,複合媒材,單頻道錄像,8 分 39 秒
  • 藝術家提供

策展觀點

藝術家蔡國傑自2004年起,長期關注空間與社會的關係,他從繪圖技術探討國家統治,將測量與再現工具,直指面對地球所提供的土地時,每一個時代的測量技術與藉由此測量技術所界定的律法,是永遠都不準確的,會被下一個技術所取代的。而這些誤差所產生的「盈餘」(surplus),測量的「差額」,正好是地球作為土地來講,還沒辦法被人類的測量技術所衡量掌控的東西,那個「狹小地帶」,或政治形上學(關於地球政治的基本單位)意義上的「畸零地」,正是藝術家帶領我們去注視的東西:尤其當我們把人類歷史,例如短暫的現代史,在現代律法的眼睛之下,使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所長期生養繁衍、創造文明的地方,從殖民者所稱的「無主之地」,轉變成可資測量並利用的現代土地「資源」,那麼,這些「盈餘」應該如何存在?其存在樣態為何?在這層層對歷史中地界爭奪的考察中,藝術家在其中找出了暗藏其中的權力與資源的爭奪。而藝術家在政府機構進行土地繪測與挖土的行為,既是藝術計畫的一部分,也是在邊界上挑戰體制,此次配合國美館的畸零地計畫,特別考察國美館經歷過多次的改建和建築體的重整,重新思考土地制度、現代性治理技術和國家與歷史正義的問題。

創作說明

在當下的社會現實當中,國家的「分而治之」的空間治理策略,本意是分化社會組織力量,達到國家治理裝置的全面滲透。似乎整個世界都被勘探、標識和治理著,蕪雜、差異、以及神秘未知的危險地帶不停地被消除,因為非秩序的空間蘊含著生命的巨大潛能。倘若空間制度的演化的主體並非國家的意志,而是諸眾的日常實踐,那麼具體是怎樣表現的?從諸眾之眼望去,有關空間制度的演化意味著什麼?土地邊界測量後出現的誤差是無法消弭的,從地籍圖上的土地堺分中可以看到,「自然地」在進行土地劃分的時候,區分出我們看到的土地界標。自2004年以來持續進行的《半田計畫》是蔡國傑圍繞著「空間—社會」維度展開的藝術實踐。尋找和製造在實際物理空間(第一空間)和空間制度(作為政治想像的第二空間)必然存在的誤差空間(第三空間,或稱為間性空間),以藝術之名將「間性空間」進行地政和「地理大發現」。

〈國美館地籍線5.0〉

依據由國美館副研究員趙欣怡策畫「國美4.0建築事件簿」展覽,國美館建築如生物演化的有機發展過程分為四個版本:「1.0 萌芽與挑戰」、「2.0 破裂與重生」、「3.0成長與變革」、「4.0擴張與進化」。蔡國傑參與國美館最新地籍線的測繪,該地籍線最終會與歷史版本的測繪數據形成空間重疊,產生運作制度過後的「年輪」。

〈從地籍線的誤差裡挖出來的土地〉

藝術家蔡國傑收集了荷蘭在臺辦事處及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兩處地界上的塵土,並轉運至臺灣總統府的地界之上,創造了一塊由府邸地界向外毗鄰增生的「畸零地」。

與執行土地制度來分割土地產生的邊腳料不同,此畸零地來自制度運作產生的誤差空間,在地籍線上取得和轉移增生。此行為意在產生現實空間與製圖空間之間的誤差(間性空間),並運用「塵土」這一物質將「誤差」放樣回到現實。

塵土來源於政治想象與實際制度之間的誤差,伴隨著塵土一同轉運的是法統權力;而畸零地的生成則可以看作是歷史中兩次管轄權行使過程中相遇的模糊集,是法統權力變更生成的間性空間。

土地劃分的作用力是否持久?當舊權力的制度仍作用在新權力之中,歷史影響著今天,然而建構土地的權力是否從歷史而來?是如何建立起來的?而在土地、地籍制度上這種不徹底的轉移,究竟意味著否定推翻抑或是權力的繼承流轉?而我們又是否可以,挖歷史的「牆角」以建構今天的權力?這是蔡國傑以「間性空間」對權力、制度發出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