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米靖

陳米靖

〈黏菌、 爛泥、 原初〉

  • 2022,複合媒材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藝術家提供

策展觀點

正如人類歷史上許多關於生命的謎,亙古以來編織起想像、倫理、技術的知識之網,黏菌在近代生命科學中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作為原生物質(Protista),黏菌至今仍難以被科學分類,在變形體狀態之時,黏菌以「社會阿米巴」(Social amoebas)集體生活的生命狀態存在,而在實驗室中,黏菌能在道具迷宮中,以最短的距離找到藏起來的食物,好似具有思考能力。這件作品展示了從知識演化的角度,人和其他物種之間的多重可能關係,包括學習、記憶、感知的可能,以及建構宇宙的「共業」,人與非人共同面對的未來。如同其他政治,作為物與物之間的交往與協商,宇宙政治(cosmopolitics) 存在於各種生命與無生命的層次上。「現代的」黏菌正好是一個這樣的寓言:如果西方現代性把生命與無生命、有意識與無意識進行了形上學的區分,同時也利用現代性的體制「除魅化」我們的生活世界,那麼,黏菌和發生在它周邊的許許多多想像與世界觀(如果它的科普知識傳遞算是世界觀的建構的話),不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地方的宇宙政治之一?

創作說明

1868年,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將發現如軟泥一般的沉澱物命名為「Bathybius haeckelii」。赫胥黎曾說:「原生質,簡單的或有核的,是所有生命的形式基礎。它是陶工的黏土:陶藝人隨心所欲地烘烤和繪畫,仍然是黏土,被人為地、而不是自然地,與最普通的磚塊或曬乾的土塊分開。因此很明顯,所有的生命力都是同源的,所有的生命形式從根本上來說都是一種性質。」。

2019年,陳米靖在偶然機遇中認識了「黏菌」這個奇特物種,幾度親自前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分部生態池、陽明山、大雪山等地採集其變形體(plasmodium),黏菌在變形體時為原生質體(plasmodia),不到二十分鐘便開始如網絡般有效地群體作戰,彷彿有智慧去計算出符合生物生存最大利益的覓食路徑,陳米靖深深地被這微小漂亮的神秘物質所吸引,故此作品以多頭絨泡菌與陶泥的共生溼雕塑作為回應,並試圖探詢生命與宇宙的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