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〇年代末從事劇場工作迄今的劉守曜,2014年受身體氣象館邀請,編導演出〈Shapde 5.5--劉守曜獨舞〉,盼將劇場訓練三十年的時間刻度封存在其中,以此探見自身存在的意義。而「在地實驗」在2018年製作「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360VR ,則企圖將藝術家的獨舞作品,以數位技術典藏的方式,保存並賦予藝術作品不同的觀看形式與意義。本次在美術館的展出,則再次以「重製檔案」做為方法,提出「爆炸圖」式的影像裝置設計,將〈Shapde 5.5〉這部獨舞的物質(舞台模型)與影音(原劇場演出錄影、VR、側方記錄影片)從檔案中重新組裝,再現於實體世界。一方面既要挑戰檔案如何保留現場,另一方面亦提問著「現場」該如何被感知,讓人反思數位技術時代,紀錄的完整性、作品的物質性(包括場景、道具)與三維度影像之間的關聯。特別是在特定紀錄影像的觀點之中,因為不同時代技術條件的變化,而產生紀錄成為新作的可能,「使作品復活」,在表演者視角、VR鏡頭視角、觀眾選擇觀看的視角上,呈現作品生命的多元樣貌。而表演者的「出神」狀態、與「在場性」之「情」(真實),如何在VR拍攝的過程中保留下來?如何在新技術的「archiving」中保持「alive」?這些不同的紀錄觀點,也考驗技術、創作,與研究之間的多重辯證關係。
舞蹈動作的發展,以致舞蹈史的流變,「獨舞」往往是擘劃者,也是舞作的基底;是一切的原型,也是結晶。自八〇年代末從事劇場工作迄今的劉守曜,2014年受身體氣象館邀請,編導、演出其睽違十五年的全新獨舞作品,是為《Shapde 5.5--劉守曜獨舞》 --藝術家盼將劇場訓練「三十年」的時間刻度封存在其中;「那時那刻」透過表演而記錄下自己記憶,以此探見自己存在的意義,允為一個獨舞者的基本哲學態度。如何「典藏」非物質藝術,更甚者,如何讓《Shapde 5.5》這樣的「時間藝術」被保留,創造檔案(archive)栩栩如生(alive)的可能,是「在地實驗」在2018年製作「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360VR的企圖 :繼彙整九〇年代臺灣小劇場影音檔案,進一步處理「身體」、「動作」等非語言內容的詮釋資料,並重視沉浸式影音體驗、全景影像等未來媒體賦予檔案的時代意義。本次在美術館的展出,再次以「重製檔案」為方法,提出「爆炸圖」式的影像裝置設計,將《Shapde 5.5》這部獨舞的物質(舞台模型)與影音(原劇場演出錄影、VR、側方記錄影片)從檔案中重新組裝,再現於實體世界。這既挑戰檔案如何保留現場,亦反問著:「現場」如何被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