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柯(Michel Foucault)於上個世紀七〇年代對生命政治的批判,預示了當代疫情、疫苗對於人的影響。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的「互動藝術+組金尼卡大獎」得獎作品〈Bi0film.net: Resist like bacteria〉,以DIY的實踐哲學,透過當代藝術所倡議的自造者(maker)精神,以共享與無政府主義的態度,在後反送中、後疫情的時代,以細菌的技術與生物行為,作為人類未來抗爭或是抵抗極權、抵抗中央系統可能的手段,在此過程中,細菌智能(bacter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細菌式的情動模式,共同創造連結與溝通技術,是一種「Be water」的技術解決方案,雖是無領導者、去中心化的抗爭群眾,卻有著非常團結的連結與互動。借用了香港雨傘運動的標誌「黃色雨傘」,並根據Andrew McNeil的開源教學,將其改造成WiFi天線。〈Bi0film.net: Resist like bacteria〉除了遮蓋、隱藏和保護使用者,還能夠幫助使用者進行通訊。這把雨傘可以作為迷你伺服器、中繼器或路由器的天線,在擴大通訊範圍的同時,也建立在抗議遊行中的游牧網絡。而徐容以非藝術科班出身的背景,從參與太陽花的經歷,對香港政治命運的親身觀察出發,作品也恰好呼應此次台灣雙年展所探討的技術與情動。
2019年底和2020年初,在邊境管制、禁止聚集與封城等政策下,全球各地的社會運動中斷了。疫情造成公共發聲管道的癱瘓,強迫我們重新思考公民抵抗的必要性,並試圖尋找替代方案。正因為疫情,我們將目光轉向了改變人類日常的生命系統,尤其是關於微生物,它們是如何改變人類語言與認知中的理解、敘事與隱喻。
《Bi0film.net》是徐容與娜塔莉亞.李維拉的開源計畫,相比於簡化主義的軍事敘述,選擇去讚頌細菌的抵抗科技。我們借用了香港雨傘運動與幾乎所有當地抗議活動的標誌之一,黃色雨傘,並根據Andrew McNeil 的開源教學,將其改造成WiFi天線。《Bi0film.net》除了遮蓋、隱藏和保護使用者,還能夠幫助使用者進行通訊。這把雨傘可以作為迷你伺服器、中繼器或路由器的天線,擴大通訊範圍,同時建立在抗議遊行中的游牧網絡,在移動人群中,網絡有機地連結和斷開。
自我組織、跨社群合作、去中心化與分布式通信,這些都是生命突破困境的絕佳行為,這也是我們所說的「Resist like bacteria,像細菌一樣抵抗」的含意。